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原因(二)
5、活性物质脱落
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板的活性物质渐渐因损坏而脱落,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循环充放电未期,主要特征是在电解液中有沉淀物,电池容量下降。活性物质的脱落,如果是电池的使用寿命接近终止时,活性物质的脱落已是正常现象,但是在下列情况时,同样造成极板的活性物质脱落。
(1)负极板由于添加剂比例不当,在充放电过程中引起活性物质膨胀脱落。
(2)充放电电流大或过量充放电,长期过放电。
(3)充电时电解液温度、密度过高。
(4)放电时外电路发生短路。
(5)电解液不纯。
(6)极板硫酸化或板栅腐蚀断裂。
6、容量降低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达不到额定容量或在充放电过程中容量降低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1)极群局部短路。
(2)电池串联焊接部位有虚假焊存在。故初期容量尚可,随着充放电过程,假焊部位产生氧化膜虽可导电,但效果不佳。
(3)板栅腐蚀极板断裂,活性物质脱落。
(4)极板硫酸化。
(5)容量放电时电流偏大,电解液密度偏低或电解液液面高度不够。
(6)充放电设备、测量仪表超差或出现故障。
(7)放电时,电解液温度过低。
7、电压异常
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异常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路电压低或充放电时电压均低。
(2)放电时电压迅速下降到终止电压停止放电后很快恢复较高的电压。
(3)充电时电压上升很快很高,停止充电时,电压下降的过低过快。
(4)放电时电压出现负值。
(5)充电时电压上升且电压偏低。
造成电压异常现象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内部短路、反极。
(2)极板硫酸化。
(3)极板腐蚀断裂,活性物质脱落。
(4)电解液密度低或高。
(5)测量仪器仪表超差或故障。
(6)连接处接触不良。
(7)负极板收缩纯化。
(8)过量放电。
(9)充电不足。
(10)自放电大
8、起动性能差
铅酸蓄电池起动性能差是指在大电流放电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值。一般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1)蓄电池连接条(壁焊处)及端柱与极柱联接处,汇流排与极板连接处出现虚焊假焊,致使起动性能不佳或无法起动。
(2)电解液密度低、内阻大、隔板内阻大。
(3)正极板弯曲及极板硫酸化。
(4)放电设备与蓄电池连接接触电阻大。
(5)极群短路。
(6)活性物质脱落。
(7)放电电流过大。
(8)环境温度过低。
9、循环寿命短
铅酸蓄电池寿命提前终止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极板腐蚀、负极板膨胀。
(2)极群短路,极板连电。
(3)隔板损坏或窜位及隔板不耐腐。
(4)充放电循环比例不当。
(5)电解液密度、温度过高或过低,液面高度不够。
(6)虚焊假焊,极板脱落。
(7)极板硫酸化。
(8)充放电电流过大。
二、解剖与分析
当铅酸蓄电池试验终了后或蓄电池出现故障而无法排除时,需要解剖电池观察分析,其步骤如下:
1、外观检查
(1)检查蓄电池槽有无破损及裂纹。
(2)测量电解液密度值,电池端电压及每个单格电池电压情况。
(3)检查蓄电池端柱及连接条情况。
2、解剖观察
(1)橡胶壳蓄电池放入较高温度环境中待其封口剂软化以后,用小刀将封口剂剔出,用铁锯将连接条锯断,用铁勾将每个极群组拉出,放入铁盘内。
(2)塑壳电池用铁锯沿槽盖热封处将蓄电池锯开,在观察壁焊连接处有无虚焊假焊及断裂情况以及极柱与端柱连接情况后,用铁锯将壁焊处锯开,将每个极群组抽出,放入铁盘内。
3)观察极群状况,是否有隔板缺少,汇流排有无断裂,汇流排与极板极耳处的连接情况,有无掉片及虚焊假焊现象。观察极柱与汇流排,极柱与端柱的连接情况有无断裂,虚焊假焊现象,观察极群内是否有异物存在。
(4)观察极群侧面,底部有无短路连电现象及隔板在极群中位置及隔板边缘有无破损现象。
(5)观察蓄电池槽内电解液状况,活性物质沉积状况,槽内有无异物情况以及电池槽中间隔板是否有开裂、破损、单格间沟通等。
(6)完成上述观察后,用铁锯锯开极板与汇流排连接处,逐片检查正极板、负极板及隔板状况。
(7)观察正极板四边框有无断裂现象,极板表面状况,活性物质脱落状况,小筋条腐蚀断裂情况以及极板有无弯曲等。
(8)对于管式正极板观察丝管有无破损,铅芯有无脱脖现象,封底有无脱落,汇流排有无断裂以及管内活性物质有无下沉,空管程度等。
(9)观察负极板表面状况,有无硫酸化迹象,活性物质有无收缩变硬,有无膨胀堆积及脱落现象。
(10)观察每片隔板腐蚀程度,有无破损、断裂、掉角、穿孔现象,观察隔板时应将隔板用水洗净仔细观察。
(11)分析记录电池解剖观察后,记录好观察结果,分析出影响电池性能及造成试验终止的原因,提出电池解剖分析意